教育心得
怎么判断儿童是否感统失调
大家最近可以会听到一个新的名词“感觉统合失调”,这是什么意思了,在我们的幼儿生出来到长大都必须经由感觉学习,大脑才能有效地发展出完整的思考能力,产生自发自动的学习效果。而人的大脑有140亿个神经细胞,有100多万个感觉区,感觉学习的过程是复杂而细腻,感官在输入信息时,大脑神经细胞的接受过程必须是灵敏的、准确的,所有受信息刺激影响的感觉区对同时输入的许多感官信息的协调和整合必须迅速而且完整,否则便会影响幼儿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成熟。正因为人有感觉统合的能力,所有的学习和动作才能顺利进行。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怎么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着感觉统合失调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 视知觉失调:表现在能长时间看动画片、却无法顺利阅读,经常出现添字、漏字、窜行;写字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计算时“粗心大意”,常把数或字写颠倒,常抄错题或抄漏题等。视觉跳动原本是婴幼儿的自然现象,人类眼睛的视觉天生是不稳定的,所以婴幼儿最喜欢看车子外移动的窗外景物,任何跳动的东西,比安静的东西更能引起他的注意。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的增加,婴儿学习觉“盯住较远的地方,视觉也逐渐的稳定下来。稳定视觉后,便能作左右及上下移动,这也是阅读的开始。但是环境不良或爬行不足的幼儿,视觉不易成熟,因此这些幼儿即使到了4岁前后,视觉仍不稳定,便无法作平顺移动.所以看书会跳字、跳行。严重的无法阅读,做算术也很难正确掌握住数字,做功课眼睛也容易疲倦,造成学习能力的不足。
2. 听知觉失调: 表现在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人类的听觉神经形成最早,但成长却最晚,所以婴幼儿期间,听觉对大脑成长影响最大。早年的幼儿听觉较弱,所以受不了太高、太大的声音,祖父母带大,环境噪音太多,父母脾气大。经常大声责备,都会造成幼儿为了保护声音对大脑的刺激,便会在听觉上形成一层自我保护膜,养成拒绝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听力不佳、容易忘却、不懂得和别人沟通、脾气古怪、上课不专心,学习上自然也会因此而障碍重重了。
3. 前庭系统失调:表现在多动,易摔倒,旋转不会晕眩;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上课不专心;自控能力差,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容易与人冲突。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重力,也就是地心引力,对人类的影响力最大。人类的翻、爬、坐、站、跑等学习,无一不和重力感有关,掌握重力感的便是前庭网膜。前庭网膜不但可掌握身体的操作,更可协肪身体和周围环境协调,也就是平衡感、方向感、距离感的正确掌握。因此,前庭网膜的协调以及掌握功能不足,所有的重力感、平衡感都会因而失常。这样的孩子在成长期中,会由于感觉完全失常,而变得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喜欢作弄人、浮躁又坏脾气,甚至有些笨手笨脚的、做事没信心、学习能力自然培养不起来。前庭平衡失常的孩子,更严重的问题是话多,而且又缺乏组织力,喜欢重复别人的话,却根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这样的孩子不但自己学不到东西,也会影响课堂秩序,是所有老师们最感到头痛的学生。
4. 触觉系统失调:表现在不合群、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过分依赖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爱哭、吃手、咬指甲。过分碰触各种东西;不喜欢拥挤、缺乏自信。常固执于熟悉的环境和动作中,对任何新的学习都会加以排斥,不喜欢他人触摸,在团体中容易和别人争吵,朋友少,常陷于孤独中。触觉反应迟钝的儿童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灵活,大脑的分辨能力差,所以发音或小肌肉运动都显得笨拙,缺乏自我意识,无法保护自己,学习能力也很难发展。 在所有感觉信息中,触觉刺激的频率最高,从肌肉关节到全身皮肤,每天都有无数不断的触觉;触觉输入大脑。脑干将这些信息加以过滤,一些对大脑思考及反应不重要的信息被压抑下来。因此通常我们对衣服、微风、一些不重要的碰撞都不产生反应,也使大脑不至于太紧张和忙碌。而目前触觉敏感的儿童日益增多,这和生产环境和婴幼儿生长的环境有关。剖腹产或产钳的生产方式使胎儿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或产道挤压力量较弱,都会使儿童的触觉学习比正常生产的儿童少,触觉敏感的机会自然也较高。 家庭生活环境的改变,不但使儿童活动的空间减少,身体接触的地方也少了。户外玩沙土、玩水及草地上打滚的游戏也不多了,甚至晒太阳、吹风的机会也都很少了。儿童在触觉学习上的严重不足,是触觉敏感最主要的原因。
5. 本体系统失调:表现在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笨手笨脚缺乏自信心;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工能力差;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等。而不用看镜子,我们可以正确摸到鼻子、眉毛;不用看阶梯,可以灵活上下楼梯,拍球、开车、骑自行车、游泳、双手双脚及身体双侧协调,动作自如,这便是本体感。 本体感的成熟最慢,除非前庭平衡及触觉发展正常,本体感才可能正常。从简单的吃饭脱衣、写字、骑车到高难度的体操及体能动作都需要本体感的功能。本体感不成熟的儿童常常表现为站无站像、坐无坐像、缺乏自信、挫折感很多、没有创造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