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得
用游戏提昇宝宝的前庭觉发展
孩子是摇篮裡的科学家,前庭系统早在宝宝在妈咪肚子裡时,就已经发展运作,如何使宝宝成为平衡感佳、反应灵敏、动作敏捷、情绪稳定的小宝贝呢?透过简单的游戏,刺激宝宝的前庭觉,让他赢在起跑点,从玩耍中玩出大智慧。
零岁开始的平衡感
宝宝的平衡感与其前庭系统是否充分发展密切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前庭平衡可以说是与我们息息相关,不论是简单的追赶跑跳碰、旋转摇摆、吃饭洗澡到读书写字,甚至是喜怒哀乐等,都必须以前庭平衡为基础,有了前庭系统充分的协调,宝宝才能做得轻鬆,玩得开心。提升宝宝的前庭平衡能力与方向感,在未来将能帮助宝宝稳定及调和情绪,所以父母可以透过简单的游戏,让宝宝玩出聪明的未来。
前庭系统掌管平衡感
前庭系统是感觉系统之一,负责掌管平衡感,主要的功能为侦测地心引力,当个体进行加速或减速活动时,会调整头部倾斜的位置,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在撞到东西或跌倒时能即时反应,保护身体,此外前庭系统还有促进其他神经系统发展的功能。它的运作器官是内耳的叁半规管,裡面充满了与神经细胞相连结的绒毛,当外在刺激产生时,神经细胞获得讯息,便做出反应。
前庭系统在所有的感觉系统中,是最先成熟的。大约在婴儿八、九週大时,内耳的平衡器官便以形成,并且开始运作。台北市立疗养院復建科主任高丽芷表示,胎儿期所接收到的刺激主要来自母亲的活动,当母亲保持正常的活动,如散步、爬楼梯、做体操等,都能促进胎儿前庭系统发展,有助于宝宝未来对外界刺激输入时发挥自动调节的作用,过滤掉不必要的刺激,或使宝宝对刺激更敏感。
父母是推动摇篮的手
适度的摇盪有助于前庭系统的发展,由于宝宝的前庭系统已经开始运作,不论是被人抱起、在大人怀中、摇篮内摇晃或是在娃娃车中摇动,都能感受到。父母亲可以善用摇篮、娃娃车等设备,以轻柔的摇晃来缓和孩子的情绪,使他舒适安定,加强其神经抑制功能;或是利用鞦韆、旋转转圈等设备,以较快的速度摇摆、旋转,使孩子兴奋、开心,提高他神经促进的作用。稍大的婴儿在能坐稳之后,还可以运用骑小木马、乘坐电动玩具或熘小滑梯等方式来发展前庭系统,体验上下左右摇晃及旋转的经验,对以后的学习能力与情绪安定都有助益。
「平衡感」是由前庭平衡觉、视觉、肌肉运动觉叁者共同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建立起来有关身体每一部份大小、重量、相对位置、速度、和曾做过动作等身体图形的详细脑内记忆,并非只是身体动作的协调。塬始的平衡感虽早在胎儿期就产生,但叁者合一的能力表现,则是在宝宝六个月到十二个月大时才逐渐连结,这代表着小婴儿在此时已具备了更多的能力去向世界探索,迈开新的学习脚步!若在此时给宝宝足够的刺激,宝宝的发展会又快要好,长得像大树一样喔!
高丽芷主任:「爬多的孩子比较聪明」
幼儿从坐到爬的阶段,就是大脑前庭的发展成果之一,爬行更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指标,不要小看爬行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它可是需要手臂、腿部肌肉的力量,颈部的支撑力,及由大脑发号施令的手、腿、眼的协调统合能力,还牵涉到空间方位的辨识能力,高丽芷主任说,除了爬行之外,摇摆、旋转、跳跃的游戏也是促进前庭平衡的重要动作,在反覆的激发、协调、修正中,可以逐渐造就平衡感佳、反应灵敏、动作敏捷、情绪稳定的小宝贝。
前庭平衡的过与不及
高丽芷主任说:「前庭反应失常又可分反应过度敏感或过度迟钝」。因为前庭的功能是对重力和动作做反应,当过度迟钝时,孩童特别喜欢有大量前庭刺激的游乐,比如云霄飞车、海盗船,在没有得到足够的前庭刺激时,就无法做出正常的行为;像走路跌跌撞撞,写字歪七扭八等。前庭反应过度敏感的孩子,对高低快慢的急速转变会有太强的反应,会出现晕眩、噁心、呕吐等症状,因而害怕玩盪鞦韆、翘翘板、走平衡木、连学骑脚踏车都比别人慢。高主任并强调,前庭系统失调时,也会造成语言上发展的迟缓,因为听觉系统与前庭系统,两者的神经接收器均在内耳,彼此要相互合作才能发挥功能,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在给予前庭刺激的感觉统合治疗后,听力大有进步,这说明了前庭系统与听觉系统间有强烈的关联性。
至于前庭平衡欠佳的孩子,在全身运动方面,可能产生重力不安、平衡能力不佳,身体双侧协调困难的状况;对听觉及语言会反应过敏,容易惊慌、辨识能力则较为迟缓;另外对视知觉及空间概念的辨别较弱,投球有困难、手眼协调能力不佳;在身体知觉方面的发展困难,不喜欢被拥抱、容易跌倒等现象,连带影响到孩子的阅读、写字、学习专注力与情绪等问题。
结语
零岁的宝宝不只是吃喝拉撒睡,相反的,他们一直在学习运用自己的肢体及感官与周遭的世界互动,而这正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在这一段人生的关键期,聪明的父母应该要有一颗敏锐的心,观察宝宝的情况,以游戏的方式对他提供适当的刺激与指导,如此不但能提昇宝宝的智能,让宝宝越玩越聪明,更可以培养亲子之间的情感,共享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