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心得文章

教育心得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心得 >> 浏览文章

教你怎么运用ABA引导自闭症(孤独症)儿童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8日   【字体: 】   

项目一:摹仿大肌肉群运动:

  1、和自闭症儿童面对面坐在椅子上。尽量使他注意你(确定他注意了你,即可以开始了)。

  2 、一边做一个动作,一边同时说“这样做。”动作可以是:

  拍桌子 拍手

  挥手(象打招呼似的)

  握双手 拍腿

  摇头点头

  转身用手把脸捂起来

  拍肩膀 跳

  抱臂拍肚子

  踏步伸手

  敲椅子 插腰

  拍头摩擦手掌等

  3、每个动作都要提示孩子,帮助他成功,然后给于强化。

  4、逐渐地减少实践的提示

  5 、改变强化方式,减少提示。

  6 、加强表扬或奖励。最后孩子能够按照指令反应正确时才给他强化。

  项目二:摹仿口型的运动:

  1、 和孩子对面坐好。确定他是否注意。

  2、边示范边说:“可以这样做。”

  口型动作包括:

  张嘴伸舌头

  噘嘴磕牙齿

  吹 笑

  吻 舌头抵上下牙齿等

  注意: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要求语音模仿,那么一边做动作,一边要发出声响。如果孩子不能够摹仿你,你们可以坐在镜子面前操作。从镜子里学习模仿动作。

  3 、每个动作都要提示孩子,帮助他成功,然后给于强化。

  4 、逐渐减少到孩子听到了口头指令就能够正确反应。

  项目三:相配、区别物体

  A.相配(一双、一对物体)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注意力集中。

  ② 把一件物品(比如∶杯子、扣子---)放在桌子上面。

  ③ 把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物品给孩子,同时叫他相配“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④ 提示他做出正确的反应(把东西放在了第一个物品的旁边--较近),给以强化。

  B.相配(两双、两对物体)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注意义力集中。

  ②把两个不同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比如:一个杯子,一个勺子,这两件东西要从形状上不容易混淆)。两件东西要摆放得距离孩子一样远。

  ③ 拿另外的一件东西(和上面的一件东西相同)给孩子,要求他“把一样的东西摆到一起”。

  ④ 如果他摆得不对,马上把东西放还给他,让他重新来一次。对他说∶“不对”并且重复说:“把一样的东西摆到一起”。用手把手地提示让他正确摆放。

  ⑤ 对他正确的操作给以强化。和以上操作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强化。

  在孩子学会了将以上两件物品相配以后, 再练习随意地相配(比如:一次用杯子,两次用勺子)。也要使用提示和强化的手段。

  C.相配(两对物品位置变换不定)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注意力集中。

  ②和B项操作一样,只是要随时把桌子上的东西位置变动。为的是不要使孩子只是记住固定的摆放位置(比如∶杯子在左边;勺子在右边的放法)。

  注意:在做好了A.B.C.三项操作练习以后,可以练习用三、四对物品相配,教他区别更多的东西。

  项目四:图片(领悟和表达)

  A.领悟:认出图片里的物品

  ① 把图片放在孩子的面前的桌子上,确定他已注意。

  ② 说:“指出(图片上的)……”。

  ③ 用现实提示帮助他正确指出,并予以强化。

  ④ 强化和提示逐渐减少(如以上项目)。

  B.表达:能够说出图片里的物品名称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确定他已注意。

  ② 拿起一张图片给他看,问:“这是什么?”

  ③ 提示孩子正确说出物品的名称,给予强化。强化和提示和以上项目一样,逐渐减少。

  项目五:所属关系(领悟和表达)

  A.领悟

  ① 在孩子的附近有熟悉的人(他能够见到),要求孩子:“去摸摸……(比如: 去摸摸华华的手)”。

  ② 提示他正确的反应(去摸华华的手),给以强化。

  ③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

  ④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B.表达

  ① 你指着一个孩子认识的人的衣服或身体的部位说:“谁的衣服(或身体某部位)”?

  ② 提示他作出回答(比如:“这是毛毛的衣服……。”),并给以强化。

  ③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

  ④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项目六:要、不要(比较喜欢,比较不喜欢)

  A. 不喜欢的东西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注意你。

  ② 把一件孩子不想要的(不感兴趣)东西拿给孩子,问他:“你要不要……(某物品)?”

  ③ 提示孩子摇头或讲出“不要”。

  ④ 孩子做到时,就立刻将东西拿开(最好是再看不到了),给孩子强化。

  ⑤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B. 喜爱的东西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使他注意你。

  ② 拿给孩子看他喜爱的东西(玩具、食物等),问他:“你要不要……(物品的名称)?”

  ③ 提示孩子点头或者讲“要”。

  ④ 孩子表示后马上把东西给孩子

  ⑤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C. 要、不要的区别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随意交替地将孩子有兴趣及没有兴趣的东西拿给他,询问他:“你要不要……(东西的名称)?”

  ③ 提示孩子正确表达,并给以强化。

  ④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项目七:社交问题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你。

  ② 问他一个社交性问题,帮助孩子讲出正确的回答。

  ③ 给他强化。并逐渐地减少提示与强化。

  可以问的问题包括:

  你叫什么名字?

  你几岁了?

  你(今天)好吗(高兴吗)?

  你住在哪里?

  你的(兄、弟、姐、妹)是谁?

  你喜欢玩什么?

  你的爸爸、妈妈叫什么?

  你喜欢吃什么?

  你在哪里上幼儿园(上学)?

  你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你家住在哪里?

  你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什么是你最喜欢的玩具?

  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你的老师叫甚么?

  项目八:选择技能

  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让他注意你。

  ② 拿两件他喜欢的东西(拿在你自己的手中)给他看。

  ③ 问他:“你要……还是……?”

  ④ 提示他指出或讲出他最喜欢的东西,马上给他。

  ⑤逐渐减少提示,他每次讲对时,都把东西给他(开始时,用来选择的两样物品应该一件是他十分喜爱的物品,另一件是他稍微有兴趣的物品。这样做有帮于他理解《分辨》和《选择》的概念)。

  注意:如果孩子还不会说话,可以教他用手指点所选择的物品,他如果已经能够较快地选择出摆在他面前的物品时,可以让他对一些看不见的物品进行选择(比如:“你要苹果还是要饼干?……”)。还要注意,每次问话时要变换物品名字的顺序,避免他只是选择讲的最后的物品。

  项目九:描简单的画

  ①.把纸和笔放在面前的桌子上。

  ②.在纸上画一个东西(作示范),同时要求孩子同样地画一个。

  ③.提示孩子拿笔画出这件东西,并给予强化。

  ④.和以上项目一样,逐渐减少提示和强化。

  所画的东西可以包括:

  竖线横线+字圆圈

  斜杠数字各种形状笑脸

  花 车 房子人 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