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心得文章

教育心得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心得 >> 浏览文章

角色扮演对高功能孤独症(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的促进作用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9日   【字体: 】   

一、促进正确表达自己需求的能力。

  游戏中必定会有需求,如需要别人帮助、需要一些道具或需要别人按自己的想法来做等,当他有需求的时候就会有表达,帮助患儿完整地、正确地表达,学会“如何请求别人的帮忙”或者“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应该怎样向别人说”等等。患儿有可能参照同伴是如何表达需求的,设计情节让其模仿。通过游戏时同伴的反复示范和老师的引导,能提高患儿表达需求的能力,同时学会表达自己的愉快、悲伤、害怕、愤怒等。

  对于孤独症儿童,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其学会社会生活技能,设法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要教给他们具体的社会技能和待人接物的常识,使他们在社会的接触中得到更多成功的体验。

  二、促进儿童观察和理解别人想法的能力,摆脱自我中心。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往往不合群,在与伙伴的交往中,有些聪明的孤独症儿童会接近其他孩子,并试图建立起友谊,但他们的能力因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受到限制,如不能把自己的感情投向其他孩子,不理解对方的感情反应和需要,不能很好地理解对方的非语言性表达如点头、微笑、瞪眼等,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与人交往的愿望,往往通过搂抱、拉扯等动作来表示,反而引起别人的反感与排斥,结果还是遭到孤立。(张娟,2004)

  当患儿扮演别人时,由于角色的需要,必须以别人的身份出现,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通过这样的扮演,能教他们推测别人的心理,从而理解别人的想法。角色扮演使人们能够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自不同情景下的内心情感。

  三、促进与同伴间的正确交往

  有些患儿在同伴玩耍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很少有主动的社交,或是以其特有的方式来接近同伴,有时他们想要主动交往却因为采用不恰当的方式而被误解,有时他们不能理解同伴的意图,这些都导致了互动交往的失败。

  一名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能参与到游戏的氛围中,能一起笑一起跳,但很难进行角色配合,会一起追逐,一起玩同样的内容,但不能和他们分工合作,他愿意跟同伴一起快乐,但不能理解别人的需要。有时会大声喊:“来,一起玩。”,在一起了还是各玩各的,因此他和同龄小朋友的交往很难持续下去。角色扮演游戏运用道具、情节等让孤独症儿童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然地融入游戏中,因为需要与人合作共同完成游戏,能建立与同伴的合作能力。在同伴长期的示范中,能模仿并学会正确的基本交往能力,也能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包括现实中的伙伴关系及游戏中的角色关系。

  同龄孩子的行为能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能产生参照作用。在家或随班就读的学校,老师或家长可以对他们的同伴介绍一下孤独症儿童的一些特点,解除同伴的排斥或不理解情绪,鼓励这些同伴发起并努力维持交往过程,也教会他们如何应对孤独症儿童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 ,多让同伴发起与患儿的眼神接触。同时奖励那些热情对待患儿的同伴,帮助患儿发展几个经常来往的好朋友。

  四、提供学习社会规则的机会,促进社交能力的发展(杨枫,2006)。

  角色扮演是一种社会角色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凡是患儿能接触到的社会领域如家庭、医院、公交车等,在游戏中都有可能得以反映,患儿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放到游戏中去,进一步感受、体验和理解。另一方面,将游戏中看到的同伴扮演的角色拿到现实中进行比较和感受,更容易理解角色的意义。通过学习和模仿角色的行为、情感,可以学习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

  高功能孤独症的孩子通常会与周围的同龄人和平共处,虽然缺乏与他人主动沟通的愿望与行动,但一般也不会严重侵扰他人或干预别人。教师通过设计情节让患儿在扮演游戏中逐渐学会轮流、分享、谦让、分工合作和交换等交往技巧,如患儿能学会“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的基本礼貌用语等。

  角色扮演在高功能孤独症儿童中的实施

  首先要与患儿建立亲密关系,要观察和关心他的兴趣、爱好,做他感兴趣的事给他看。以后逐步扩大患儿交往范围,待患儿能参加集体游戏时,游戏内容要逐渐注入购物、乘车等日常活动,让患儿扮演不同角色,在角色的扮演中学会推测他人的心理,同时也可以掌握各种角色的行为方式,学习各种社会规范,使他们逐渐学会如何与人进行交往,完成日常活动,为成年后的自立打好基础。

  一、游戏前的准备

  1、 环境的选择:一般在学校或家庭,空间大小要适中,游戏空间太大会影响儿童的互动,空间太小不利于活动。需要一个安静无干扰的活动场地,摆放一套高度适合的桌椅,或铺上适当大小的地毯等,让他明确活动的范围,并且游戏环境要整洁,安全。

  2、辅助道具的准备:角色扮演用的道具要便于取用和整理,可以分门别类的放在特定的地方如按游戏的主题或道具的用途摆放,并用一些图片或文字标出作为提示,同时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患儿暴力行为的道具。扮演的主题要在患儿的能力范围内,可以是生活中较常见的,如乘车、去超市买东西、去医院看病、去朋友家玩、去理发店理发等。

  孤独症儿童容易分心,因此要把各式各样的玩具先用收纳盒收起来 ,或用布遮住,或放在柜子里,一次只拿出一样玩具,要他专注观察大人的示范。协助他安排即将参与的游戏,要让他们了解道具使用的规则和活动之间的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