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心得文章

教育心得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心得 >> 浏览文章

自闭症(孤独症)干预认知之社交故事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0日   【字体: 】   

 社交故事目的: 透过简单完整的故事, 让自闭症儿童明白社交的需要及在特定社交场合下的适当行为。

  如何写及运用社交故事?

  明白孩子正面对什么处境或困扰 (如: 明仔每次觉得不开心时就会发脾气)。

  确定你期望孩子在该处境上应有什么合适反应 (如: 明仔可以用正确方法表达情绪)。

  利用社交故事的结构及特性去创作社交故事。

  可读给孩子听、和孩子一起读或让孩子自己读。

  与孩子一起讨论及解释故事内容 (如: 问孩子: “不开心可以做什么呢?”)。

  在生活中练习及实践。

  社交故事的结构:

  描述句子 (Descriptive sentence)

  描述事实

  例如: 很多人吃饭前都会洗手/ 酒楼里会有很多人

  透视性句子 (Perspective sentence)

  形容人的思维

  例如:

  知识: 爸爸知道怎样煮面吃

  感觉: 很多人喜欢去酒楼饮茶

  信念: 弟弟相信新年会收到很多利是钱

  动机: 有些同学会为了取得奖牌而在赛跑中尽力地跑

  指示性句子 (Directive sentence)

  指示孩子可以做的恰当行为

  例如: 我可以尝试在吃饭前洗手

  肯定性句子 (Affirmative sentence)

  表达其他人对这件事的意见,或根据孩子的喜好以示肯定及鼓励

  例如: 这样做的话, 妈妈会赞我是个乖孩子/ 老师可能会请我吃朱古力呢!